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我国液氢制取装备研发取得新突破

更新日期:2025-9-24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9月2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低温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低温工程与系统应用研究中心经过4年攻关,在液氢制取装备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制领域取得新突破。我国由此具备了大规模高效民用液氢工厂的自主开发建设的工程能力。
  据项目负责人谢秀娟研究员介绍,研发团队开发了5吨/天液氢制取装备的大规模高效氢气液化工艺流程设计与优化、正仲氢转化及换热一体化、重载氢气透平膨胀机以及集成与调控等关键核心技术。经第三方测试或专家现场见证,所研制的高速重载氢气透平膨胀机最高绝热效率达83.52%,高效正仲氢转化及换热一体化换热器最高换热效能达96.77%。所开发的液氢制取装备系统集成与调控工艺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自主可控。目前,相关成果在安徽省阜阳市民用液氢工厂进行了示范应用,示范运行168小时以上,实现约7000千克以上液氢试生产。
  “经科技查新,国内外公开文献中未见其他同类型、同水平成果报道。”研究中心主任刘立强研究员告诉记者,该成果有效保障了额定工况液化能力5.27吨/天、氢气液化能耗11.8千瓦时/千克 升氢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可有效支撑更大规模10吨/天~30吨/天氢液化器研制。
  低温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彭楠研究员表示,该成果将有效助力液氢“制取—储运—加氢—安全”产业链条关键技术与关键装备国产化,并推动打通我国首条液氢制储运加产业链示范,对氢燃料商用汽车、绿色氢能和航空航天的自主可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悉,该成果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及成果发布会亮相后备受业界关注。
  液态储氢具有储氢密度大、占用空间小等优点,远距离运输成本较低,适用于输送距离远、存储体积小、使用连续的场景,是未来氢能大规模应用的重要方式。液氢制取是液氢产业链发展的首要环节。氢气液化需要将氢气冷却到极低温度20K(-253℃),用高效绝热低温容器存储,面临研制难度大、液化过程对效率要求高等难题和挑战。随着液氢制取关键技术与设备自主可控,我国将能够自主开发建设大规模高效民用液氢工厂,服务相关产业规模发展。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