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印发
更新日期:2025-10-14 来源:中国化工报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七部门日前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提出到2028年,服务型制造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完成20项标准制定,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发展高地。
服务型制造是将服务深度嵌入制造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各环节,实现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目前,我国服务型制造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作用逐渐显现,但还存在关键技术供给能力薄弱、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
《实施方案》提出7项主要任务和3项专项行动。
7项主要任务分别是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模式创新,发布服务型制造关键共性技术清单,推动共性技术攻关,加快典型模式升级,探索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培育壮大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科技服务业、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节能环保服务、质量技术和质量管理服务等;分类推进服务型制造模式推广应用,分行业分领域推进服务型制造典型模式广泛普及,及时总结提炼推广服务型制造新模式,促进服务要素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融入制造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统一融合、先进适用、覆盖全面、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领军品牌、转型方案提供商,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打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高地,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先行先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夯实服务型制造发展底座,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3项专项行动分别是开展共享制造培育提升行动,推动建设共享制造平台、共享工厂,开放检验检测资源共享;开展服务型制造企业品牌提升行动,培育打造服务型制造龙头企业和领军品牌,加强品牌评价和宣传推广;开展融合应用场景创新示范行动,打造面向生产需求、消费需求,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融合应用场景,加强应用推广。
保障措施方面,《实施方案》要求探索建立服务型制造统计调查制度,加大服务型制造复合型创新人才培训力度,深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等。
文件链接:
https://www.miit.gov.cn/jgsj/zfs/gzdt/art/2025/art_3f8f1a3bca824391a770b8283e652732.html